近期,市应急局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4年3月份北京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如下:
综合判断,3月份本市气温迅速回升,地质灾害风险较低,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同时仍需关注降水、雾霾、大风、沙尘等天气影响。
防范工作措施:
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持续推进“三长负责制”“五包责任制”等有关责任制的落实,压实属地党委政府主要责任。实化网格化管理,切实打通基层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关注生态安全氛围。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前端火源管控。在重点时期和极端天气时要增设临时检查站、增派临时护林员,把野外火源堵在林区山下。发挥1030套视频监控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监测技术优势,及时发现森林火情、火警。定期开展全市森林火险形势联合会商研判,如遇有大风等高影响天气以及林区火源管控严峻时期,随时开展会商研判,及时发布临近森林火险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响应措施。组织园林、公安等市森防指成员单位在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期联合开展查处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各级森林消防队伍实施靠前布防靠前巡逻,严阵以待,全面做好扑救森林火灾各项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做好大风、沙尘等天气防范
大风天气各单位停止户外高空作业,关停户外游乐项目和大型活动,对高层建筑设施、临时搭建物、户外广告牌等易倒伏物体及悬挂物等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和巡查检查,防止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完善沙尘暴监测预警机制,提前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扎实做好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宣传沙尘暴灾害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沙尘暴灾害的预防、避险、避灾、自救和互救常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和常规监测数据分析工作,根据需要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台账新增及销账核实,监测设备维护等工作,为进入汛期做好人员、装备等方面的充分准备。继续推进地灾治理项目实施,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提高抵御地灾风险能力。抓好基层基础性工作,保障重大项目进程,推进自然环境生态修复,做好统筹规划。
加强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
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合理配置值班力量,确保人员在位、信息畅通、指挥高效、协调有力,及时准确掌握各类灾情险情,第一时间收集报告救灾情况,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持续做好灾害风险会商研判,重点针对降水、大风、沙尘等天气加强监测预报与综合研判预警,及时通报预测预报成果,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提前优化灾害救援力量分布和资源配置,做好抢险技术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