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怀柔区怀柔镇的街头巷尾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镇政府的大院三三两两的出发,背着背包、手拎着绿色的农普宣传袋子,奔走在街头巷尾……他们这群人,被村民爱称为“找茬小分队”,而他们正在忙碌的事儿,也是大家广为熟知的农普工作。当前,怀柔镇三农普登记阶段的数据质量抽查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要问为啥他们在怀柔镇这么出名?那就要从怀柔镇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说起,从怀柔镇农普办这个小家庭说起,从小分队的故事说起……
怀柔镇地处怀柔区的南端,全镇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属于城乡结合部,平原、丘陵、山地、多地形交织,含耕地和林地,有农作物种植、退耕还林、平原造林等多种用地情况。辖3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共244个普查小区,总体工作量约占全区总量六分之一。户籍人口34900余人,非本乡镇外来人口26900余人,流动人口集中。80余家农业经营单位,140余家休闲旅游单位,经营情况纷繁复杂。基于如此复杂的地理位置,为顺利推进辖区内三农普的工作,怀柔镇农普办在组织成立之初,丁志盈作为统计所长兼农普办副主任就在人员选聘上下足了功夫,最终形成了由业务骨干、抽调村官、借调人员等11人组成的农普小家庭,而明确的分工也使得该镇的农普工作形成了“各负其责、人尽其才、秩序推进、高效运行”的模式。
当前,在数据质量审核阶段,为了能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指导各村工作,镇农普办考虑到各村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农业情况等因素,将农普办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人员分工,赵金坡作为业务骨干主管业务工作;崔海英负责后勤工作保障;抽调的6名村官和借调2名同志则被分为四个小分队,各组肩负7至9个村的农普事宜,展开了数据自查互查工作。在质量抽查过程中,各小组突出重点、协同作战,在推进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方面效果明显,也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工作风格:
任劳任怨的一组
鲍媛媛和刘洋是从村里抽调的村官,负责城中的9个村,(该组普查难点是居住人员构成复杂,租房户多,普查对象经常不在家,信息提供不准确且存在前后矛盾)在质量检查中,遇到了个别村指导员因本村普查表反复修改而心急如焚的情况。身为组长的鲍媛媛,把平台数据全部核对一遍又一遍,经过细致的查找,终于发现了录入错误的原因,耐心的和指导员沟通,缓和情绪,并和村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几次入户核查信息,及时有效解决了问题。组员刘洋和组长配合的井井有条,对每张表的全部指标进行审核,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兢兢业业的二组
二组由蔡蕊西和修明洁搭档,一个来自山西,一个来自河北。主要负责水库上游和山区8个村(该组普查难点是土地情况复杂、种植业情况复杂)二组负责的村大部分在山区,包括耕地、林地、退耕还林、平原造林等多种情况。工作量很大,但这两个姑娘坚韧不拔,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把制度翻了千百遍,在办公室里,耳畔总是传来她们和各村交流的电话声,一次次沟通终于换来实实在在的成果,面对区级验收时,都能沉着应对。尤其那次在检查郭家坞村的填报情况时,有耕地上种果树的,林地上种菜的,在最初讲解时并未涉及这种情况。于是,蔡蕊西先和业务骨干赵金坡说明情况,又和区普查办沟通交流,通过多方协商,最终统一口径,达成一致的填报方案。由于位置特殊,各村涉及的土地,农作物情况十分复杂,在检查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但这两个姑娘都能逐一完美解决,充分体现农普人的不屈不挠的工作精神。
细致入微的三组
王培骏和崔健顶起三组的大梁。(该组主要负责红螺山前7个村,普查难点是民俗旅游户多)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特别在下村指导的过程中,体现了其中的优势。在检查刘各长村时,王培骏提前和村指导员取得联系,保证村普查员都在场。下村后,王培骏负责每张表的核查,崔健负责PDA和平台的审核,快速发现问题:如PDA更新后,部分数据上报有遗漏;平台上农户表和农户补充表的前后不一致,特别是网络购物情况,能源使用,住房和闲置房的审核关系,都被一一发现,并及时修正,同时总结了一份常用错误,印发给村里,传阅使用。
脚踏实地的四组
张煊淇和金明月同是村里抽调的村官,负责怀柔镇7个大村,(该组负责的村普查特点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各村什么普查情况都能遇到)普查人口占全镇三分之一,数据量庞大,涉及的人口组成情况复杂多样。同时,两人又同为村里的普查员,白天在下村指导,检查所负责村的填报情况;晚上加班给村里录表,录入PDA和平台,高质高效完成村三分之一的录入量,既深刻体会到一线村普查员的辛苦,也理解了镇普查办每一步工作的意义,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普查阶段各项工作保质完成。
这些只是他们每天工作的缩影,在农普工作中,他们抓住每个填报细节,了解并解除农户的填报顾虑,把疑难指标解释到位,最大限度提升数据精准度。他们的身影遍布在怀柔镇的大街小巷,叩开各家各户门,他们的认真与敬业、他们的辛勤与无怨、他们的执着与热情……他们用一颗真心,将农普工作留在了大家的心中。本着夯实农普数据质量的初心,“找茬小分队”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