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 > 统计数据 > 第三产业

2024年1-12月规模以上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日期:2025-02-17 13:59    来源:区统计局

字号:        

  2024年1-12月

项    目

单位数(个)

收入合计(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2024年1-12

同比增长(%)

2024年1-12

同比增长(%)

合    计

701

11033385.6

-1.1

249282.7

-50.6

按门类分组






  批发和零售业

279

4823665.9

-0.9

101987.6

4.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

327278.3

2.5

1603.0

5.6

  住宿和餐饮业

58

178823.4

3.3

-18665.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9

2270540.8

11.4

261819.4

17.4

  金融业

46

91353.5

-63.4

-121911.8

  房地产业

31

640803.1

-10.9

-123462.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6

706365.7

1.9

29921.7

85.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1

403707.7

8.9

17675.0

-7.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

106402.6

-16.2

14345.3

72.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0

76342.5

-2.9

7016.3

-4.5

  教  

48

657025.7

-4.8

3420.4

-41.0

  卫生和社会工作

18

308533.7

-6.3

-1952.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3

442542.7

-10.2

77485.3

20.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其中:内资

680

9991497.9

-2.2

201496.1

-55.6 

  注: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第三产业领域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年营业收入(收入合计)1000万元及以上(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500 万元及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指限额以上法人单位;规模以上金融业和重点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的第三产业法人单位。

  二、采集渠道 

  所有符合统计范围的单位按照《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金融业统计报表制度》、《房地产业统计报表制度》、《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通过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上报统计数据。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收入合计:指单位取得的各类收入,包括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合计。企业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按照其来源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总额。 

责任编辑:杨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