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对“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与部署,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导新周期怀柔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现就《实施计划》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计划》出台的背景。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成体育强国”明确写进了2035年远景目标。北京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近年来相继出台《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北京市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都为《实施计划》的编制指明了方向。
2022年2月7日,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这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为了贯彻落实好《计划》,推动怀柔区全民健身事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经区政府同意,结合怀柔区全民健身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计划》。
问:《实施计划》制定了哪些发展目标?
答:《实施计划》的发展目标设定是:到2025年,构建覆盖城乡、便民惠民、不断完善、持续优化的更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更加便利,市民体育素养和科学健身能力普遍提高,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3%,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5平方米。全区各类体育组织、全民健身团队达到400个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问:《实施计划》涉及的范围?
答:《实施计划》主要涉及5大领域,包括“合理规划,夯实场地设施基础”“突出特色,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多措并举,壮大科学健身指导队伍”“提质增效,激发体育产业发展活力”“强化合作,推动“体育+”融合发展”。
问:《实施计划》主要内容?
答:《实施计划》主要内容有15项,分别是完善设施建设布局、提高场地设施供给、完善场地设施管理、持续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发展、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加强体育文化传承发扬、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持续提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质量、培育壮大体育产业、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体卫融合、促进体旅融合。
问:《实施计划》执行标准?
答: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精神,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制定本实施计划。
问:《实施计划》注意事项?
答:《实施计划》执行过程中应注意:
1.《实施计划》的编制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重点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均衡发展,促进怀柔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人群均衡协调发展。
3.重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如体育组织、体育赛事活动还需不断向基层下沉,群众使用健身场地设施的便利性还有待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仍需进一步普及等。
问:《实施计划》关键词诠释?
答:1.“15分钟健身圈”,主要是指“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2.“三大球”,指足球、篮球和排球三种集体球类运动。
3.“云健身”是指利用手机APP,健身教练在线进行健身方面知识的讲解,学员可以呆在家中,就能让健身教练对自己进行指导。
问:《实施计划》惠民利民举措?
答:1.《实施计划》的编制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积极回应百姓需求放在首位,每一项任务目标的确定都与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满足感的实事挂钩,推动各项工作下沉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实施计划》立足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着力引导优质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向基层下沉。
3.《实施计划》的编制对焦群众对健身健康的新需求,通过加强政策支撑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力量,保障群众健身新需求的持续满足。
问:《实施计划》与之前文件有何差异?
答:《实施计划》与之前文件不同在于着力破解全民健身的活力与创新不足问题。随着全民健身热度的持续提升,群众体育工作的边界不断被拓展,以往依靠建设施、办赛事、政策补贴的传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活力和创新力的不断激发。因此《实施计划》提出了壮大体育产业、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激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等多元群体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