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政策解读材料(问答式)

日期:2024-08-05 20:28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一、文件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医改和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服务“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核心,以构建“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与怀柔区建设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着力做好“三个好起来”,提升我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特制定此方案。

  二、主要目标是什么?

  为推动我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与怀柔区建设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任务清单有哪些?

  《行动计划》从医疗水平、就医环境、医务管理三方面制定16项37条任务,主要内容如下:

  (一)打造专业医疗人才队伍,实现医疗水平好起来。一是制定成熟型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科骨干;每年招聘高学历优秀医学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二是每年安排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参加专业培养。三是积极引入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到3家公立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四是怀柔医院、怀柔中医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加强新技术临床应用和适宜技术推广,密切与科学城内医学科学研究信息沟通。支持科研工作,带动学科持续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救治流程,实现就医环境好起来。一是完善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及改造。二是持续提升预约率,缩短辅助检查预约时间。三是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移动支付缴费,实现医疗收费电子票据应用。四是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行互联网医疗服务。五是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探索建立危重、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六是推进基层预约转诊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七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现与院内信息一体化。八是构建中医三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丰富中医流动医院服务形式及内容,结合药品配送上门服务,使得患者就医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三)加强医院管理和人员培训,实现医务管理好起来。一是安排怀柔医院、怀柔中医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管理培训。二是不断健全制度管理体系,构建手术室、门诊手术室统一管理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将医务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纳入医德医风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体系。三是持续提升怀柔医院国际部服务能力。四是加大沟通能力培训力度,完善考核管理机制。      

  四、进度如何安排?

  2026年底前落实37条任务,14条任务按具体节点完成,28条持续推进。

  五、责任如何分工?

  在区委、区政府统筹领导下,各部门切实把提升我区医疗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建设。区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计划实施主体,认真落实行动计划的各项指标,完成重点任务。区卫生健康委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积极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任务建立工作台账,逐条分解落实,确保“三个好起来”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六、执行标准是什么?

  贯彻落实《北京市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与建设标准》、《北京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试行)》《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    

  六、名词解释有哪些?

  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医联体: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分级诊疗: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