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畜禽执法全面检查单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时 分 检查单号: | ||||||
检查对象 | 个人 | 姓名 | ||||
性别 | ||||||
证件类型 | ||||||
证件号码 | ||||||
个体工商户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
名称 | ||||||
类型 | ||||||
组成形式 | ||||||
经营者 | ||||||
法人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
名称 | ||||||
类型 | ||||||
法定代表人 | ||||||
非法人组织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
名称 | ||||||
类型 | ||||||
负责人姓名 | ||||||
住所或地址 | ||||||
联系方式 | ||||||
检查地点 | ||||||
检查事项、内容、方法及结果 | ||||||
检查事项 | 检查子事项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检查结果 | 检查标准 | |
畜牧许可资质管理 |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持证情况 | 是否存在种畜禽生产经营者无许可证或者违反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遗传资源管理 | 造成畜禽遗传资源损失情况 | 是否存在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造成畜禽遗传资源损失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未经审批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 | 是否存在未经审核批准,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未经审批与境外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 | 是否存在未经审核批准,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与境外合作研究利用未经鉴定的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 | 是否存在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的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申请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等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资料 | 是否存在申请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等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 | 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 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养殖档案及畜禽标识 | 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 | 是否存在畜禽养殖场未建立养殖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销售、收购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的或者重复使用畜禽标识 | 是否存在销售、收购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的,或者重复使用畜禽标识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使用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 | 是否存在使用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畜牧经营管理 | 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鉴定的畜禽品种 | 是否存在销售、推广未经审定或者鉴定的畜禽品种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蚕种)品种、配套系 | 是否存在以下6种行为:(1)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种畜禽品种、配套系;(2)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3)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4)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畜禽;(5)以不合格蚕种冒充合格的蚕种;(6)冒充其他企业(种场)名称或者品种的蚕种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销售种畜禽未附具合格证明、检疫证明、系谱 | 是否存在销售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家畜系谱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 | 是否存在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畜禽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畜牧生产管理 | 使用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 | 是否存在使用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的行为 | □实地勘验 | □未发现 | ||
检查结论 | □合格 □不合格 | |||||
检查人 | 执法人员: | 证号: | 记录人: | 被检查人: | ||
执法人员: | 证号: | |||||
备注 |
2024年12月13日,经核实此信息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