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检查单 | |||||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时 分 | 检查单号: | ||||
检查对象 | 个人 | 姓名 | |||
性别 | |||||
证件类型 | |||||
证件号码 | |||||
个体工商户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名称 | |||||
类型 | |||||
组成形式 | |||||
经营者 | |||||
法人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名称 | |||||
类型 | |||||
法定代表人 | |||||
非法人组织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名称 | |||||
类型 | |||||
负责人姓名 | |||||
其他污染源 | 污染源名称 | ||||
污染源类型 | |||||
联系人 | |||||
住所或地址 | |||||
联系方式 | |||||
检查地点 | |||||
检查事项、内容、方法及结果 | |||||
检查事项 | 检查子事项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检查标准 | 检查结果 |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查 | 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 | 未发现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照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置而直接向大气排放 | 未发现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照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置而直接向大气排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 | 未发现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净化装置 | 未发现向大气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及废弃物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利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配备净化装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 未发现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大气排放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或者恶臭气体的单位,未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 未发现向大气排放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或者恶臭气体的单位,未安装净化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采取措施排放恶臭气体 | 未发现未采取措施排放恶臭气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项目,未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 未发现服装干洗和机动车维修等项目,未设置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或者未按规定安装并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 未发现未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或者未按规定安装并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可燃性气体未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未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 未发现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未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未进行防治污染处理,或者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未及时修复或者更新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无生产配额许可证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 | 未发现无生产配额许可证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应当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单位无使用配额许可证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 | 未发现应当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单位无使用配额许可证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超出生产配额许可证规定的品种、数量、期限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 | 未发现超出生产配额许可证规定的品种、数量、期限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超出生产配额许可证规定的用途生产或者销售消耗臭氧层物质 | 未发现超出生产配额许可证规定的用途生产或者销售消耗臭氧层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超出使用配额许可证规定的品种、数量、用途、期限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 | 未发现超出使用配额许可证规定的品种、数量、用途、期限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向不符合规定的单位销售或者购买消耗臭氧层物质 | 未发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向不符合规定的单位销售或者购买消耗臭氧层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泄漏和排放 | 未发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泄漏和排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或者交由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或者交由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备案 | 未发现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而未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完整保存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 | 未发现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完整保存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时申报或者谎报、瞒报有关经营活动的数据资料 | 未发现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时申报或者谎报、瞒报有关经营活动的数据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照监督检查人员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 | 未发现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销售、使用、进出口、回收、再生利用、销毁等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未按照监督检查人员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继续燃用高污染燃料 | 未发现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届满后继续燃用高污染燃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饮食服务项目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措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排 | 未发现饮食服务项目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措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报送碳排放报告 | 未发现未按规定报送碳排放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 | 未发现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 | 未发现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工业企业不能密闭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 | 未发现工业企业不能密闭的易产生扬尘的物料,未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或者未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未采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 未发现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未采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 | 未发现码头、矿山、填埋场和消纳场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 | 未发现装卸物料未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控制扬尘排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密闭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 | 未发现未密闭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 未发现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地区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工业涂装企业未按照规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或者未建立、保存台帐 | 未发现工业涂装企业未按照规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或者未建立、保存台帐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新建、扩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设施等设施未按照规定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 | 未发现新建、扩建燃烧煤炭、重油、渣油设施或者燃用煤炭、重油、渣油的工业锅炉、炉窑、发电机组等设施未按照规定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单位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 | 未发现单位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石油焦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不符合规定标准或者要求的锅炉 | 未发现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不符合规定标准或者要求的锅炉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报送第三方核查报告 | 未发现未按规定报送第三方核查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工业涂装企业未按照规定保存相关数据和信息、弄虚作假 | 未发现工业涂装企业未按照规定保存相关数据和信息、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等企业未采取集中收集处理、密闭、围挡等措施控制、减少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 | 未发现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未采取集中收集处理、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控制、减少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未采取防燃措施 | 未发现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未采取防燃措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使用清洁能源 | 未发现不使用清洁能源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有关排污单位拒不执行市人民政府责令停产、限产决定 | 未发现有关排污单位拒不执行市人民政府责令停产、限产决定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石油、化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未采取措施减少物料泄漏或者泄漏的物料未及时收集处理 | 未发现石油、化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未采取措施减少物料泄漏或者泄漏的物料未及时收集处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重点排放单位超出配额许可范围进行排放 | 未发现重点排放单位超出配额许可范围进行排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未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二、水污染物排放检查 | 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 未发现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含磷洗涤用品 | 未发现生产含磷洗涤用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划确定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措施,或者污泥处置设施未正常运行 | 未发现未按照规划确定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措施,或者污泥处置设施未正常运行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 | 未发现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环境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 | 未发现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 未发现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或者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 | 未发现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 未发现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 | 未发现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 未发现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 | 未发现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标准,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热废水或者含病原体的污水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利用渗井、渗坑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 未发现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 未发现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未及时采取有关应急措施,且情节严重 | 未发现水污染事故发生后,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未及时采取有关应急措施,做好事故的事后处置和事后恢复工作,且情节严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 | 未发现企业事业单位造成水污染事故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准保护区内堆放和贮存易溶、含有毒污染物的废弃物 | 未发现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准保护区内堆放和贮存易溶、含有毒污染物的废弃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堆放垃圾、粪便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饮用水水源的固体废弃物 | 未发现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堆放垃圾、粪便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饮用水水源的固体废弃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贮存液体化学原料、油类或者其他含有毒污染物物质的地下工程设施 | 未发现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贮存液体化学原料、油类或者其他含有毒污染物物质的地下工程设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执行市人民政府采取的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造成水环境污染 | 未发现不执行市人民政府采取的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造成水环境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砂石坑、窑坑、滩地等低洼地排放污水,倾倒、存贮垃圾、粪便及其他污染物,或者以漫流方式排放、倾倒污水 | 未发现在砂石坑、窑坑、滩地等低洼地排放污水,倾倒、存贮垃圾、粪便及其他污染物,或者以漫流方式排放、倾倒污水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排放的水污染物进行预处理 | 未发现未按规定排放的水污染物进行预处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畜禽养殖废水、粪污渗漏、溢流、散落环境造成污染 | 未发现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畜禽养殖废水、粪污渗漏、溢流、散落环境造成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进行预处理,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不符合处理工艺要求的工业废水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进行预处理,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不符合处理工艺要求的工业废水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未采取防渗漏等措施,或者未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 | 未发现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未采取防渗漏等措施,或者未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排放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 未发现排放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按照规定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或者未公开有毒有害水污染物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范围内倾倒垃圾、废渣等固体废物,排放污水、废液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 未发现在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范围内倾倒垃圾、废渣等固体废物,排放污水、废液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 | 未发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批准,擅自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 | 未发现未经批准,擅自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 未发现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 未发现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 未发现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个人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 未发现个人在地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 | 未发现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将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废液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进行安全处置 | 未发现未将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废液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危险废物的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进行安全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三、固废(危废、医废、电子废弃物)等污染检查 | 将列入限期淘汰名录被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 | 未发现将列入限期淘汰名录被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 未发现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未经批准 | 未发现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未经批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从事畜禽规模养殖未及时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污等固体废物 | 未发现从事畜禽规模养殖未及时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污等固体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未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封场 | 未发现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未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封场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 | 未发现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 | 未发现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或者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安全性处置,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具有不相容性质的危险废物 | 未发现未经安全性处置,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具有不相容性质的危险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 未发现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 | 未发现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未发现未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产生者拒不承担代为处置费用 | 未发现危险废物产生者拒不承担代为处置费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无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 未发现无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 | 未发现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 | 未发现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贮存工业固体废物未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 | 未发现贮存工业固体废物未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未依法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 未发现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未依法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 未发现未按照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固体废物管理其他要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 未发现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固体废物管理其他要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未报备案 | 未发现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利用未报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未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并如实记录 | 未发现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未建立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并如实记录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活垃圾处理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并公开污染排放数据 | 未发现生活垃圾处理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并公开污染排放数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工业固体废物或者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工业固体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 | 未发现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工业固体废物或者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工业固体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其他环境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未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定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定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环境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使用符合标准的专用车辆运送医疗废物或者使用运送医疗废物的车辆运送其他物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或者监控装置未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或者监控装置未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 未发现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 未发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者未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 | 未发现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活动 | 未发现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承运人明知托运人违反规定运输医疗废物,仍予以运输 | 未发现承运人明知托运人违反规定运输医疗废物,仍予以运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变更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 未发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变更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未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未发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未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继续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未提出换证申请 | 未发现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继续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未提出换证申请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未经营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未处置的危险废物未作出妥善处理,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未经营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未处置的危险废物未作出妥善处理,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伪造、变造、转让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未发现伪造、变造、转让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或保存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 | 未发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或保存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领取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未将收集的废矿物油和废镉镍电池在90个工作日内提供 | 未发现领取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未将收集的废矿物油和废镉镍电池在90个工作日内提供或者委托给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证条件 | 未发现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证条件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 | 未发现未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无危险废物出口核准通知单或者不按照危险废物出口核准通知单出口危险废物 | 未发现无危险废物出口核准通知单或者不按照危险废物出口核准通知单出口危险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出口时,未按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单据转移单据 | 未发现危险废物出口时,未按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单据转移单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出口时,未按规定运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单据 | 未发现危险废物出口时,未按规定运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单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出口时,未按规定的存档期限保管转移单据 | 未发现危险废物出口时,未按规定的存档期限保管转移单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危险废物出口者未将有关信息报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危险废物出口者未将有关信息报送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未抄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未完全拆解、利用或者处置的电子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资质单位或个人从事拆解、利用、处置活动 | 未发现将未完全拆解、利用或者处置的电子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列入名录(包括临时名录)且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拆解利用处置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拆解、利用、处置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拆解、利用和处置电子废物不符合有关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的要求 | 未发现拆解、利用和处置电子废物不符合有关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的要求,或者违反《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性技术、工艺、设备要求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贮存、拆解、利用、处置电子废物的作业场所不符合要求 | 未发现贮存、拆解、利用、处置电子废物的作业场所不符合要求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贮存电子废物超过一年 | 未发现贮存电子废物超过一年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在规定的存档期限保管联单 | 未发现未在规定的存档期限保管联单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处理活动 | 未发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处理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伪造、变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 | 未发现伪造、变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 | 未发现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规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 未发现不按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规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办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变更、换证、注销手续 | 未发现未按规定办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变更、换证、注销手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塑料餐具生产者未设置回收塑料餐具的站点、不采取回收利用措施 | 未发现塑料餐具生产者未设置回收塑料餐具的站点、不采取回收利用措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擅自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 | 未发现未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擅自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技术和工艺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情节严重 | 未发现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技术和工艺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情节严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处理企业未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未按规定报送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 | 未发现处理企业未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未按规定报送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或者报送基本数据、有关情况不真实,或者未按规定期限保存基本数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塑料餐具生产者塑料餐具的回收未达到规定的回收率 | 未发现塑料餐具生产者塑料餐具的回收未达到规定的回收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邮寄或者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或者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 | 未发现转让、买卖医疗废物,邮寄或者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或者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四、土壤污染检查 |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 未发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或者未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 未发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或者未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转运污染土壤,未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报所在地和接收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 未发现转运污染土壤,未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报所在地和接收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 未发现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 未发现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土壤、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 未发现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土壤、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按照规定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备案 | 未发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按照规定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企业事业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 未发现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企业事业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或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采取风险管控措施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采取风险管控措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实施后期管理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实施后期管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 未发现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 | 未发现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按年度报告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或者未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 | 未发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未按年度报告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或者未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完成后,未另行委托有关单位风险管控效果、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风险管控、修复活动完成后,未另行委托有关单位风险管控效果、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实施修复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实施修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 | 未发现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将修复方案、效果评估报告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备案 | 未发现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未按照规定将修复方案、效果评估报告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出具虚假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 未发现受委托从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活动的单位,出具虚假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报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单独收集、存放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 | 未发现未单独收集、存放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的行为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并造成生态破坏 | 未发现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并造成生态破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土地复垦义务人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 | 未发现土地复垦义务人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未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 未发现建设和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未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等 | 未发现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被检查者拒不配合检查,或者在接受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被检查者拒不配合检查,或者在接受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五、辐射及危险化学品检查 | 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单位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被检查时不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资料 | 未发现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单位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被检查时不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而未按照规定办理延续手续 | 未发现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而未按照规定办理延续手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造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或者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未发现未建造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或者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造放射防护设施,或者防护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未发现未建造放射防护设施,或者防护设施未经验收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编制放射性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行建造、运行、生产和使用等活动 | 未发现未编制放射性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行建造、运行、生产和使用等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转让、进口、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以及装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转让、进口、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以及装备有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未按规定对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置 | 未发现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未按规定对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放射性标志,经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放射性标志,经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拒不接受放射性废物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拒不接受放射性废物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拒不接受放射性物品运输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拒不接受放射性物品运输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 | 未发现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造尾矿库或者不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建造尾矿库,贮存、处置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尾矿 | 未发现未建造尾矿库或者不按照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要求建造尾矿库,贮存、处置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的尾矿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按照规定的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 | 未发现不按照规定的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按照规定处理或者贮存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 | 未发现不按照规定处理或者贮存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 | 未发现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按照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中文警示说明,且经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不按照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中文警示说明,且经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按照规定报告放射源丢失、被盗情况或者放射性污染事故,且经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不按照规定报告放射源丢失、被盗情况或者放射性污染事故,且经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活动 | 未发现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按照许可的有关规定从事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活动 | 未发现不按照许可的有关规定从事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托运人未按照规定将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批准书、辐射监测报告备案且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托运人未按照规定将放射性物品运输的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批准书、辐射监测报告备案且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经监测不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放射性物品交付托运 | 未发现将经监测不符合国家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标准的放射性物品交付托运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出具虚假辐射监测报告 | 未发现出具虚假辐射监测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放射性物品运输中造成核与辐射事故 | 未发现在放射性物品运输中造成核与辐射事故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托运人、承运人未按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要求,做好事故应急工作并报告事故 | 未发现托运人、承运人未按照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指南的要求,做好事故应急工作并报告事故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设施营运单位未按照规定,将其产生的废旧放射源送交贮存、处置,且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核设施营运单位未按照规定,将其产生的废旧放射源送交贮存、处置,或者将其产生的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处置,且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技术利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将其产生的废旧放射源或者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贮存、处置,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核技术利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将其产生的废旧放射源或者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贮存、处置,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设施营运单位将废旧放射源送交无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处置 | 未发现核设施营运单位将废旧放射源送交无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处置,或者将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无相应许可证的单位处置,或者擅自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技术利用单位将废旧放射源或者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无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处置,或者擅自处置 | 未发现核技术利用单位将废旧放射源或者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无相应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处置,或者擅自处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规定贮存、处置废旧放射源或者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 | 未发现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贮存、处置废旧放射源或者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情况记录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如实记录 | 未发现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情况记录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如实记录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或者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如实报告放射性废物产生、排放等情况 | 未发现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或者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如实报告放射性废物产生、排放、处理、贮存、清洁解控和送交处置等情况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等未按照规定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 未发现核设施营运单位、核技术利用单位或者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未按照规定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对核设施周围环境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或者核设施流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总量实施监测,或者未按照规定报告监测结果 | 未发现核设施营运单位未对核设施周围环境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或者核设施流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总量实施监测,或者未按照规定报告监测结果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无许可证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 未发现无许可证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 未发现未按照许可证的规定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批准,擅自进口或者转让放射性同位素 | 未发现未经批准,擅自进口或者转让放射性同位素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未依法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未依法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手续,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部分终止或者全部终止生产、销售、使用活动,未按照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手续,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伪造、变造、转让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许可证 | 未发现伪造、变造、转让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许可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伪造、变造、转让放射性同位素进口和转让批准文件 | 未发现伪造、变造、转让放射性同位素进口和转让批准文件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转入、转出放射性同位素未按照规定备案 | 未发现转入、转出放射性同位素未按照规定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未按照规定备案 | 未发现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未按照规定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未按照规定备案 | 未发现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单位、返回原出口方或者送交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未按照规定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未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和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经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未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和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经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批准擅自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未经批准擅自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台账 | 未发现未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台账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编码规则,生产的放射源进行统一编码 | 未发现未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编码规则,生产的放射源进行统一编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台账和放射源编码清单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 未发现将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台账和放射源编码清单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出厂或者销售未列入产品台账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未编码的放射源 | 未发现出厂或者销售未列入产品台账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未编码的放射源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废旧放射源进行处理,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废旧放射源进行处理,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等的单位未按照规定使用放射源的场所和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等的单位未按照规定使用放射源的场所和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造成辐射事故 | 未发现造成辐射事故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原发证条件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原发证条件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辐射工作单位未在含放射源设备的说明书中告知用户该设备含有放射源,且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辐射工作单位未在含放射源设备的说明书中告知用户该设备含有放射源,且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销售、使用放射源的辐射工作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其贮存的废旧放射源交回、返回或送交有关单位,且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销售、使用放射源的辐射工作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其贮存的废旧放射源交回、返回或送交有关单位,且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时间报送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时间报送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安全培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开展个人剂量监测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未按规定开展个人剂量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现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未进行核实与调查 | 未发现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现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未进行核实与调查,并未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废旧放射源收贮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废旧放射源收贮台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废旧放射源收贮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废旧放射源收贮台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废旧放射源收贮单位未按规定已收贮的废旧放射源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上报,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废旧放射源收贮单位未按规定已收贮的废旧放射源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上报,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未开展辐射监测或者发现辐射监测结果明显异常未如实报告 | 未发现废旧金属回收熔炼企业未开展辐射监测或者发现辐射监测结果明显异常未如实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托运的放射性物品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托运的放射性物品表面污染和辐射水平实施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改变所从事活动的种类或者范围以及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生产、销售、使用设施或者场所,未按照规定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 | 未发现改变所从事活动的种类或者范围以及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生产、销售、使用设施或者场所,未按照规定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加工使用未取得登记证的新化学物质 | 未发现加工使用未取得登记证的新化学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将未经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新用途环境管理登记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化学物质,用于允许用途以外的其他工业用途 | 未发现将未经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新用途环境管理登记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化学物质,用于允许用途以外的其他工业用途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立新化学物质活动等情况记录制度,或者未记录新化学物质活动等情况或者保存相关资料 | 未发现未建立新化学物质活动等情况记录制度,或者未记录新化学物质活动等情况或者保存相关资料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办理重新登记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 | 未发现未按规定办理重新登记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落实《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列明的环境管理要求 | 未发现未落实《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列明的环境管理要求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办理备案;未按照备案信息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加工使用未办理备案的新化学物质 | 未发现未办理备案或未按照备案信息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或加工使用未办理备案的新化学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登记证的规定生产、进口或者加工使用新化学物质 | 未发现未按照登记证的规定生产、进口或者加工使用新化学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向下游用户传递规定信息,或者拒绝提供新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 | 未发现未向下游用户传递规定信息或者拒绝提供新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落实相关环境风险控制措施或者环境管理要求;未按照规定公开相关信息 | 未发现未落实相关环境风险控制措施或者环境管理要求或未按照规定公开相关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办理变更登记,或者不按照变更内容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 | 未发现未办理变更登记,或者不按照变更内容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将危化品信息向环保部门报告 | 未发现生产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使用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未按照规定将相关信息向环保部门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备案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方案 | 未发现未按规定备案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以及库存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方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 | 未发现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培训制度和计划进行培训 | 未发现未按培训制度和计划进行培训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擅自关闭、闲置、拆除或者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场所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 | 未发现擅自关闭、闲置、拆除或者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场所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六、噪声污染检查 | 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未发现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擅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拒报或者谎报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 | 未发现拒报或者谎报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 | 未发现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环境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 | 未发现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环境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致使环境噪声排放超过规定标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噪声治理任务 | 未发现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噪声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经营管理者未采取措施,使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未发现经营管理者未采取措施,使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被检查单位未停止或者未按照规定时间使用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 | 未发现被检查单位未停止或者未按照规定时间使用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服务业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措施,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且拒不改正 | 未发现加工、维修、餐饮、娱乐、健身、超市及其他商业服务业经营者未采取有效措施,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且拒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七、环评制度、三同时及排污许可落实情况检查 |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未发现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 未发现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单位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 | 未发现建设单位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 | 未发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按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 | 未发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按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依法报批,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 | 未发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未依法报批,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建设单位未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 未发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建设单位未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 | 未发现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 | 未发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 未发现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未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 | 未发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未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未发现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 | 未发现建设单位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策措施 | 未发现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策措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技术机构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费用 | 未发现技术机构向建设单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收取费用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符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存在质量问题 | 未发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符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存在质量问题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 未发现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填报排污信息 | 未发现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填报排污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 未发现未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 未发现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记录 | 未发现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记录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特殊时段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停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特殊时段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停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 | 未发现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求 | 未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求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 未发现未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依法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依法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污染物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 未发现污染物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 | 未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被依法撤销、注销、吊销排污许可证后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被依法撤销、注销、吊销排污许可证后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 未发现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 | 未发现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 未发现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 | 未发现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数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 未发现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数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八、环境安全及应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 核设施营运单位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制定事故应急计划或者应急措施,且经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 | 未发现核设施营运单位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制定事故应急计划或者应急措施,且经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事故状态下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情节严重 | 未发现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事故状态下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情节严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且情节严重 | 未发现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且情节严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违反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 | 未发现违反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妥善保存微生物菌剂生产、使用、储藏、运输和处理记录,或者未执行微生物菌剂生产、使用、储藏、运输和处理的环境安全控制措施和事故处置应急预案,且拒不改正 | 未发现未妥善保存微生物菌剂生产、使用、储藏、运输和处理记录,或者未执行微生物菌剂生产、使用、储藏、运输和处理的环境安全控制措施和事故处置应急预案,且拒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 未发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 | 未发现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的企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 | 未发现未按规定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的企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 | 未发现未按规定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造成较大以上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 | 未发现造成较大以上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 | 未发现未按规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相关信息的企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确定风险等级 | 未发现未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确定风险等级的企事业单位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 未发现的企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样品检测和环境安全评价结束后,未将微生物菌剂样品全部安全销毁,且拒不改正 | 未发现样品检测和环境安全评价结束后,未将微生物菌剂样品全部安全销毁,且拒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九、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情况检查 | 不按照规定报告有关环境监测结果 | 未发现不按照规定报告有关环境监测结果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规定记录所产生工业电子废物等有关情况等,或者环境监测数据、经营情况记录弄虚作假 | 未发现未按规定记录经营情况、日常环境监测数据、所产生工业电子废物的有关情况等,或者环境监测数据、经营情况记录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列入本市自动监控计划的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或者自动监控设备未稳定运行、数据不准确 | 未发现列入本市自动监控计划的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或者自动监控设备未稳定运行、数据不准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 未发现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生产者、销售者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弄虚作假 | 未发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生产者、销售者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 | 未发现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自动监测数据 | 未发现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自动监测数据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现有排污单位未按规定的期限完成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 | 未发现现有排污单位未按规定的期限完成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 | 未发现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公布能源消耗或者重点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公布能源消耗或者重点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按照规定设置监测点位或者采样平台,且逾期不改 | 未发现未按照规定设置监测点位或者采样平台,且逾期不改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未建立日常环境监测制度或者未开展日常环境监测 | 未发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未建立日常环境监测制度或者未开展日常环境监测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十、生态及其他 | 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 | 未发现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未发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拒绝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并造成生态破坏 | 未发现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并造成生态破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湿地自然保护地内采矿,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废弃物、垃圾 | 未发现在湿地自然保护地内采矿,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废弃物、垃圾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 | 未发现在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未发现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开展国家禁止的人为活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经评估该行为已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 | 未发现开展国家禁止的人为活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经评估该行为已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且拒不停止 | 未发现在禁止养殖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且拒不停止违法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 | 未发现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者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也未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即投入生产、使用,或者建设的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未正常运行的行为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或者在清洁生产审核中弄虚作假,且拒不改正 | 未发现不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或者在清洁生产审核中弄虚作假,且拒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且拒不改正 | 未发现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且拒不改正 | □实地勘验 □现场询问 □查阅资料 | □是 □否 | ||
检查人 | 执法人员: | 证号: | 记录人: | 被检查人: | |
执法人员: | 证号: | ||||
备注 |
2024年12月12日,经核实此信息无误。
责任编辑: